Tosee

I want to see the world, not clearly.

道德经 ● 有无之道

    “道可道,非常道 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

    这是最常见的句文与断句版本。为晋王弼的《老子道德经注》,简称“王本”。这个版本的开篇这段话,让我着实难以理解,从高一第一次读到,至今都觉得晦涩难解。别人开篇都是由浅入深,而这个开篇,寥寥几句勾勒出世界观的大背景,与其说是引入,不如说是全篇“道”与“德”的提纲挈领,让我深感,不读完全文,便无法进一步理解该段话的深刻含义。为何说它深刻?我尝试往简单处想,发现后果就是前言不搭后语,不知所云,因此,语句之间有内在逻辑有待深挖。

    直到我看到另一个版本。“常”为“恒”,我觉得首句从理解上觉得更合乎常理(易于理解),当然还是晦涩:

    “道,可道也,非恒道也;名,可名也,非恒名也。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故常垣[恒]无欲也,以观其眇[妙];垣[恒]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,玄之又玄,众眇[妙]之门。”

    对于先哲老子世界观里的“道”,他说(假设他捋了一下胡须):“我想说的“道”,是说道不出来的。”如果他不是在写书,或者做随笔,而是在坐而论道或随口说说,像《论语》那样有弟子专门拿着小本本记录,估计惊愕状。

    “说不出来为什么要说?”

    “能说出来的道,便不是我提倡与向往的道,永恒的道。因此,我今天说出来的‘道’,也并非我追求的‘恒道’,只是我个人理解罢了,窥‘恒道’一隅以记之。世人也无法给这种道命名,我给命名‘道’,也只是自己理解。其实也无法给万物准确命名,那些被命了名的,都不是其本名,它可以叫这,也可以叫那。我可以叫我,你也可以叫‘我’,‘我’便不是永恒的名字。万事万物本没有名字,这是万物的本源;那么我们为什么给万物命名?因为我们的生存需要认识万物。万物有名,我们开启了知万物的大门。万物生而无名,万物有名为我而生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我们通过有名来识万物,那么所识之物是否为万物本源?”

    “以‘有名’心境”来识万物,如盲人摸象般,得片面。但耐不住长久以往地摸索,终究能窥得万物一边一界,有边有界就有整体,有规律,便可一步步认与识。而以‘无名’心境来识天地,去探知本源,不被‘有名’边界的错误限定而限制,便可偶得天地万物的妙处,本源模样,本源规律。”

    “那‘有’和‘无’这两种认知方法有什么联系呢?”

    “我们试图用‘有’和‘无’的方法,去探索的,是不是同样的东西呢?”

    “嗯,皆为天地万物本源,万物之道。”

    “认知结果——假使我们能完全揭开万物面纱,那本质上又有何差别呢?殊途当同归。但是,有生之年可否同归?既然有无相生,何不两种认知方式同时运用?这样的认知方式,我称之为‘玄’。看,我给‘玄’命了名,但它本无名。切不可被该名束缚,照本宣科。所以给‘玄’命了名后,又存在新一轮的有无相生中。用往后千年的概念“辨证”一名来说明,亦是如此。‘玄’和‘辨证’哪个好?取名角度不同,所示含义不尽相同,但所用之道,甚至所指之道,皆归一。理解这一点,则知万物,知万物之道,容万物,容万物之道,世间万物存在与运行规律的妙处,皆可通过此窥得。”

 

 

评论
热度 ( 11 )

© Tosee | Powered by LOFTER